位置: 首页 > 奇门起局 > 置闰法

:秦至汉初的“后九月”并非全部设置在无中气之月

:秦至汉初的“后九月”并非全部设置在无中气之月

:秦至汉初的“后九月”并非全部设置在无中气之月

20 0 9 年第6 期N 0 . 62 0 0 9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Jo u n la l o fsich u 龃U Iliv ersity ( S 0cia lsci明ce E d itio n )总第16 5期S 啪N o . 165§ 历史学研究§试论秦汉初历法的置闰规则李忠林( 巢湖学院历史系年终置闰法, 安徽巢湖238 0 0 0 )摘要: 从史书和历简来看, 秦至汉初的后九月 存在置于无中气之月 所在年和上一年两种情况, 因而其历法置闰不是简单的归余于终。 论者以为这是采取将某一节气恒出现在某月 作为置闰之原则, 亦即固定节气置闰法, 但今出历简存在明显的反证。 根据史载和出土历简很容易将这一时段的所有闰年排出, 从而说明了这一时期的置闰遵循一个既定的经验序列。关键词: 秦; 汉初; 四分术; 置闰规则中图分类号: K 23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 0 6 - 0 7 6 6 ( 20 0 9 )0 6 - 0 0 0 5. 0 7秦至汉太初改历前的历法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而置闰规则不明是其主要原因之一。从现有资料来看, 这一时期以十月 为岁首①, 闰月 置于年终, 称为“后九月 ” 。

但这与简单的“归余于终” 不同, 后者是指闰余累积到一个朔望月 时, 在当年年终置闰月 ,亦即闰月 恒处于无中( 节)气②之月 所在年的年末。 事实上年终置闰法, 秦至汉初的“后九月 ” 并非全部设置在无中( 节)气之月 所在年, 也有设在无中( 节)气之月 所在年前一年的情况。 针对这一现象, 清人顾观光曾在《六历通考》 中指出, 秦的历法是以小雪总出现在十月 为置闰标准的[ 1]。 张培瑜先生根据新出历简论证了顾氏的看法, 他在以张家山汉简历谱恢复汉初历法时, 将这一闰法推广到了汉初, 指出汉初的历法是以立春节恒出现在正月 为置闰标准‘2][ 引。 这一看法几成定谳@ , 我们不妨将其称为“固定节气置闰法” 。 然笔者细绎史文,发现有可商之处:秦至汉初的“后九月”并非全部设置在无中气之月, 遂草成此文, 以就教于方家。一、 秦汉初闰法并非简单的归余于终《汉书・律历志》 云: “朔不得中, 是谓闰月 , 言阴阳虽交, 不得中不生。 ” 由此可知, 汉行太初历后即采用了无中气之月 为闰月 的置闰之法。 惟秦和汉初的闰法值得探讨, 从历面来看,秦和汉初的历法采用的是年终置闰法, 即将闰月安排在一年的最后一个月 , 称为后九月 。 但这是否就是简单的归余于终呢?这是我们要分析的。

:秦至汉初的“后九月”并非全部设置在无中气之月

按照四分术平朔平气推步④,19 年7 闰, 1年安排12个月 , 则年终会产生7 /19 个朔望月 的①陈久金、 陈美东二先生曾论定秦王政九年至二十五年, 即公元前238 年至222年是以正月 为岁首的,这一时段处于战国时期。 参看氏著《从元光历谱及马王堆帛书天文资料试探颛顼历问题》年终置闰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古代天文文物论集》 , 文物出版社, 19 8 9 年, 第8 3一10 3页。 但张培瑜、 张春龙先生在里耶秦简中考证出了秦始皇二十六年“十月 甲寅” 这一历日, 从而有力地否定了上述看法。 参看氏著: 《秦代历法和颛顼历》 ,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里耶发掘报告》 ,岳麓书社:秦至汉初的“后九月”并非全部设置在无中气之月, 20 0 7 年, 第7 35—7 4 7 页。 另外, 黄一农先生也曾论定秦王政时期一直以十月 为岁首, 参看氏著: 《秦王政时期历法新考》 , 《华学》 第五辑,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 0 1年。②由于本文讨论中要涉及以立春节为历元的历法置闰规则, 当提及“元节气” 时, 仅指中气以外的节气, 不含中气。③即使对张培瑜先生早期所推秦汉初历法不认同的学者, 对此问题亦无异议, 如唐如川: 《秦至汉初一直行用< 颛项历> ——对( 中国先秦史历表・秦汉初朔闰表> 质疑》 ,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 9 0年第4 期。

④秦汉初行四分术应无争议, 张培瑜先生在《根据新出历日简牍试论秦和汉初的历法》 一文中的讨论只能看做一种假设条件下的学术思考。收稿日期: 2008一12一08基金项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20 0 8 0 4 4 120 4 );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 20 0 9 sk 357 )作者简介: 李忠林( 19 7 0 一), 男, 陕西凤翔人。 巢湖学院历史系副教授,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5万方数据

奇门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