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咸阳南关茅盈、茅固等三人入江东句曲山
茅山,名句曲山,亦名冈山、地肺山,座落于镇江句容境内,主峰大茅峰高370米。据《茅山志》载,西汉景帝时,陕西咸阳南关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慕名先后入江东句曲山隐居,分别于大茅峰、中茅峰、小茅峰三峰之上,创建茅庵,潜心修道,采药炼丹,救人济世,后均功德圆满,先后得道升仙,号称“三茅真君”。远近黎民百姓为感生前之恩,永表怀念之情,遂将句曲山改名三茅山。《三茅歌》曰:“茅山连金陵,江湖据下流”,所以又称茅山。
茅山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山清水秀,林木葱郁,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尤其盛产各种珍贵药物,且质优量大,历史悠久,闻名遐迩。明代时,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曾亲自登上茅山,攀峰登岭,实地考察,采集药材标本,后编写进《本草纲目》中与茅山有关的药物多达380余种,著名的如苍术、党参、太子参、丹参、灵芝、黄精、芍药、茯苓、泽泻、何首乌、葛藤、金银花、女儿红、枸杞、人参、桔梗、菖蒲、百合、黄芪、连翘、车前子、石脑、磁石、禹余粮等等。其中以茅苍术、茅菖蒲、茅芍药最负盛名。《江南通志》载:“镇江府有芍药赤白两种,出茅山者最好,白而长大。”这些药材早已名冠全国,历代均为贡品进贡皇宫。据当代医药工作者实地普查研究,茅山境内生长与蓄藏的药材多达756种,每年能提供的药物总量可达5万公斤左右,故而素有“天然药库”之美誉。茅山的这些珍奇药物,至今民间还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
有一传说,说的是“费长房洗砚石墨池,菖蒲潭菖蒲显神奇”的故事。
传说茅山主峰大茅峰北垂峪的绿树丛林中,有一个天然形成的水池,汉代时,有位隐居修道并以书符治病而著称的费长房隐士,曾幽居茅山修道,因他常于此池中洗涤书符笔砚,日久天长,水成墨色,世人将此池称为“石墨池”。
后来不知过了多久,石墨池水停石上竟生长出许许多多菖蒲来,附近山民发现这些菖蒲不仅生长旺盛,繁殖力极强,而且异于其他地方的菖蒲,其叶短而窄,根茎却又肥又大,一寸十二节,有开窍、豁疾、理气、活血、散风、去湿、避秽、防虫功效,能治疗癫痫、痰厥、健忘、热病神昏、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胃脘疼痛、跌打损伤等疾病。因为池旁菖蒲药性优良,名气颇大,后来世人便将此池改称为“菖蒲池”。
还有一个传说,说的是“茅山香草气味浓,祛秽避邪防蚊虫”的故事。
从古至今,每年茅山香期庙会期间茅山道人法,许多前来进香的善男信女都要购回一小把茅山香草,带回家去,或挂在墙壁房门上茅山道人法茅山道人法,或放置在衣帽柜中,或压在孩童枕头下,据说这样不仅可以祛秽避邪,还能防止盛夏时蚊虫干扰。
传说古时有位在茅山修炼的女道士,每年盛夏常常被山中蚊虫打扰,无法静心打坐修炼。一日,她采集草药时发现山中有一种气味十分清香的野草,于是将它挖回,栽在住所旁。不料从此再也没有蚊虫打扰她的清修。
第二年,这位女道士将收集的野草种子种在自己住所周围陕西咸阳南关茅盈、茅固等三人入江东句曲山,当年夏天不仅长出许多香草,清香阵阵,沁人心腑,而且没有任何蚊虫来打扰。后来这位女道士便将这种野草的栽种方法传授给山中隐居修炼的道士们,这些道士一代传一代,传呀传呀,不知传了多久。
后来有些香客游人得知此野草的神奇作用,便向茅山道士讨要种子回家种在房前屋后,谁知长出来的野草虽十分茂盛,但没有一种清香气味,既不能防蚊驱虫,更谈不上祛秽避邪了。经分析研究,才明白是水土不同所致。人们只能借每年去茅山进香之机,购一些茅山香草带回家。
因为这种香味很浓的野草生长于茅山之中陕西咸阳南关茅盈、茅固等三人入江东句曲山,故而茅山道士将它称为“茅山香草”、“茅香草”,后来干脆将其简称为“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