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学奇门遁甲要怎样开始和逐步深入呢?
吾师传授我奇门知识的时候,先教如何起局,因为起局是个固化的过程,起局只是看起来复杂,其实是多个简单步骤组合起来的,谁都能学会,只要多次演练就可以熟能生巧。然后要学习和领悟《烟波钓叟赋》,这首传统的奇门歌诀弄懂了、弄通了,才能真正进入解局断盘的步骤。
很多人认为,《烟赋》中语言啰嗦,赘词很多,而且很多句子辞意隐晦,没人讲解的话,初学者不好把握其内涵,同为“三式”诀文,论价值似乎不如六壬的《毕法赋》和太乙的《淘金歌》。
其实不然。《烟赋》的内容,要真懂得、弄通透才能明了其中奥妙。
比如第一句“阴阳顺逆妙难穷”,这是奇门遁甲的总纲,任何一个步骤都体现“阴阳顺逆”的道理。初学奇门时可能会时常升起疑惑,为什么这一步要怎么操作?为什么要这样排布?古人的道理何在?
参悟了《烟赋》之后,就会懂得:一阴一阳谓之道也。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所有的安排都是为了阴阳平衡,这是天地之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顺以承阳、逆以乘阴,这是乾坤之理。
不仅如此,阴阳顺逆这个概念,贯穿于整个奇门技法的运用过程中。比如,解局时,用神的千变万化,让很多初学者非常茫然;天干、地支、天星、地煞、八门、月将、贵神……种种信息取象复杂纷乱,让很多初学者无从下手。其实,万变不离其宗,把握“阴阳顺逆”这四个字,很容易就找到内在的规律和联系,也就不需要死记硬背和牵强附会了。
有当代的学者,把用神的变化归纳为“一物一太极”,这颇有可取之处。按吾派的说法,叫“一心妙用”,在解局时要抓住“心中一动”的瞬间来确定用神。所谓太极演化,就是阴阳之用,事物为阳,取象为阴,阴阳冲合是为用神;一心妙用,即是顺逆之变,元神(潜意识)为阴,识神(意识)为阳,顺元神之感觉,逆识神之生灭,顺逆之间即为真谛。
具体言之,识神无生灭,则心中空明,元神有感觉,则心中一动。这一瞬间,就是《烟赋》说的“彩凤衔书”,从云端里俯视的角度,凭借河图洛书的哲学真义,可以瞬间明白奇门盘局凝缩的时空点的真正奥秘。就说这么多,懂了就是懂了,不懂就是不懂。
【歌诀解读】
歌:阴阳顺逆妙难穷,二至还乡一九宫。若能了达阴阳理,天地都来一掌中。
释:
“阴阳顺逆”中其妙难穷,这是奇门总纲,任何遁甲变化都不出“阴、阳、顺、逆”这四字,凡是理念不清、术法不明之处,用此四字来衡量,便能了解其“妙”了。
二至还乡一九宫,显义是夏至(一阴始生)以后阴遁“还乡”(即逆行一宫到九宫),冬至(一阳始生)以后阳遁“还乡”(一宫到九宫顺行)。
隐义是太极分两仪,为“二”,即先天一气生出阴阳二气,世间万象皆由阴阳二气冲合而成。二至还乡,就是阴阳二气要归本还原,即回归为先天一气。一到九宫的变化,都要归本还原为先天一气,然后才能演化为新的阴阳变化,从而实现不可思议的效应。
若能了达阴阳理,天地都来一掌中。这两句还是显隐两义。
显义指奇门遁甲的阴阳顺逆的妙理明通之后,可以在手上排盘起局并推演结果变化,仿佛天地的发展变化都来到了手上一样。
隐义是指,阴阳二气归本还原的理法了达通透,即能做到如《阴符经》所云:“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所谓神通变化,不过是阴阳二气的运用,吾派这一步的口诀是:“缩天地于掌上,运阴阳于手心。”言止于此,以后有机会再详细探讨。
歌:轩辕黄帝战蚩尤,涿鹿经年苦未休。偶梦天神授符诀,登坛致祭谨虔修。神龙负图出洛水,彩凤衔书碧云里。
释:
显义是说,黄帝与蚩尤之战,在涿鹿纠缠很长时间,苦于不能停止。偶然间黄帝梦见天神授与符诀(符文和口诀),便登上祭坛献祭并虔诚修炼。
神龙指龙马和龙龟。伏羲时代,龙马负河图出于黄河;大禹时代,龙龟负洛书出于洛河。此二者为中华文明的源头。其实,按照传说,黄帝时代,洛书尚未出现。
《龙甲书》云:“黄帝致祭于天,有感。夜三更时分,忽见轩辕丘上,神光缭绕,天鼓大震。当如纪官,同往视之。乃彩凤自天降。衔玉匣一端,长九寸按九宫,阔八寸按八卦。黄帝启匣视之,中有天篆文册,龙甲神章,一十八籍。”
彩凤衔书,即指上文中的“天篆文册、龙甲神章”,实为太乙、六壬、奇门三式之书。虽然洛书尚未出现,但是歌诀特意强调了洛水,也就是暗指河图洛书,和三式之术同根同源,内涵是相同的。
总体而言,这几句说的是奇门遁甲的起源。
隐义是说,黄帝为五行之土,在人身取象为意念;而蚩尤铜头铁臂刀枪不入,五行属金,象喻为肺金之呼吸。涿鹿是争夺控制权,需“经年苦行”。
奇门阵法,乃是天地之“炁”的妙用。调动天地之炁,需要术者施展自身的修为。自身的修为,需要意念主宰呼吸,苦练经年。详细讲就是意念和呼吸都要控制到若有若无,而意念是主宰,呼吸要与意念合拍。
身体只是一个神坛,元神才是神坛上的天神,受祭者。所有的符诀都是元神施展才有效。最初的元神状态,和“偶梦”差不多。若要元神“登坛”,有个谨虔修“致祭”的过程。
修什么以致祭呢?北斗九星的天罡之气(后面再详解)。还有一点初学者不好理解:致祭元神,就是致祭六丁六甲这些司掌天干地支的神祇。整个天地其实都在你元神的“心中”。这里不多说了,等你元神“登坛”,你就懂了。
所以这一步千万不要急于求成,必须把根基打好,慢慢控制并修炼呼吸,等到某一天的某一刻,忽然“偶梦”了“河图洛书”的真义,那么恭喜,你的元神终于“登坛”了。
至于河图洛书的真义为何,这里提示一句:与其去网上搜索某某百科,不如认真研读一下《阴符经》。
所谓“彩凤衔书碧云里”,这句话非常有深意。
看盘局的时候,要记得这句话,必须有俯视的角度,要如天凤在云,也就是俯视天地的角度,以河图洛书所蕴含的大道之理去看,于是懂了:奇门盘局,就是这一刻的天地某个时空点的缩影,这一刻的拆补局和茅山局,转盘法和飞盘法,盘面不同,只是从不同角度去看而已。就像解答数学题,计算方法常常不只一个,过程虽然不同,但是结果却是统一的。
彩凤衔书,是一种比喻。应用奇门术法时所谓心血来潮亦或心中一动,都是“彩凤衔书”的一种,是元神传给识神的“消息”。
彩凤是从“碧云里”来的。碧云里是什么?是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象的“太虚”。其实,元神和识神不是分开的,是一体两端,是一不是二。识神能安住太虚,如如不动,即是元神。
实际应用奇门术法时,比如刘邦称赞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帷幄是围起来的布帐,张良在里面运“筹”为阵,筹是一种奇门术具,上面刻着符,用来布置阵法。阵法成功,自可影响千里之外的军队。怎么影响呢?可以比喻为“彩凤衔书自碧云里倏忽而至”,意即是术者元神发布的“消息”,令军队所在之处的天地之气,和阵法共鸣运行。
为了帮助初学者理解这段话,多提示几句:所谓“一命二运三风水”,都是“先天一气”的作用。于人而言,气聚则生、气散则死。斯人之“气”,冥冥中依因果规律运动的轨迹,叫“命”;一段时空里“气”的运动趋势,叫“运”;某个时空点上的“气”的“场”,叫“风水”。
歌:因命风后演成文,遁甲奇门从此始。一千八十当时制,太公删成七十二。逮于汉代张子房,一十八局为精艺。
释:
先说显义。黄帝得到彩凤衔来之“书”后,命令风后(传说黄帝的宰相)演成三式之文,奇门遁甲这一“图式之法”就开始定型并流传后世了。风后制定奇门之式时,有一千零八十局。
《遁甲演义》曰:“黄帝始创奇门,四千三百二十局法。”而歌诀中的一千零八局是这么来的:一年三百六十天分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分三候共十五天,即有一百八十个时辰。二十四节气共有四千三百二十个时辰,奇门遁甲每个时辰一局,因此共有四千三百二十局。但在这四千三百二十局中,每个局都会重复四次,所以实际上只有一千零八十局,分阳遁五百四十局、阴遁五百四十局。
后来到周初的姜太公,即姜尚姜子牙,根据七十二候,以一候定一局,以五日为一变,将风后的一千零八局删减为七十二“活局”。
所谓七十二候,根据《逸周书·时训解》,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各候均有一个“候应”,比如“水始涸”、“鸿雁来”、“桃始华”等等,以七十二个“候应”的依次变化反映一年中各个时期的气候变化。
后来又到汉代的张良张子房,按二十四节气分三元,重新把奇门遁甲定为阳遁九局、阴遁九局,合计为十八局,便是后世通用的奇门遁甲定式。
有学者认为,张良删减为十八局,但是节气不同、日干支不同,用神、旺衰……都已经产生了不同的变化,不如四千三百二十局来的准确。
其实不然,风后奇门,以冬至起阳遁,坎艮震巽四卦统十二节气,每卦三节气,一气分三元,一元五日,即每卦统领四十五日,“九宫周遍”。按一个节气分三元,那么阳遁局有三十六元,盘面只有九宫,九宫要重复四次才行(这就是四千三百二十局的来历)。如果按时辰分,一元有六十时辰,所以阳遁局有五百四十个。同样,阴遁局从夏至气,也有五百四十个,共一千八十局。
而太公奇门,是八卦中,每卦三节气,每节气分三候,一年七十二候,立七十二局,每局六十时辰,七十二局也是四千三百二十个时辰。再看子房奇门,虽然按九宫算,阴阳遁局法各只有九种,但仔细推之,比如冬至上元、惊蛰上元、清明中元、立夏中元,四元都是阳遁一局。也就是阳遁九局,每局管四元,加上阴遁九局也是每局管四元,实际上还是七十二局。
万变不离其宗。奇门遁甲具体应用的效果,完全是术者个人水平的问题。水平不够,给他四千三百二十局,一样不准不灵。水平够了,十八局定式足矣。
再说隐义。实际上,这几句就是讲奇门遁甲创始后的发展过程,但是宇宙是个统一的信息整体,各种因素都是彼此关联的,不可分割的,所以就隐义而言,也是一脉相承的。
上一段的隐义是说黄帝象喻的脾土意念,和蚩尤象喻的肺金呼吸之间的逐鹿控制,是元神“登坛”的修行方法。这一段的隐义是顺着来的,就是讲如何用意念掌控呼吸。
风者,呼吸也。风后,就是呼吸背后的掌控者,意念。平常人的呼吸约每分钟16—20次,开始修行时,呼吸用意念控制,变得匀细深长。如果身心能够彻底松弛下来,心神安守太虚,此时呼吸差不多每分钟9次左右。一个时辰120分钟,差不多呼吸次数是1080次。
继续修炼,身心入静入定,呼吸和意念都变得若有若无,慢慢转为“真息”,呼吸频率会渐渐减少到每个时辰72次左右。这一步其实不好检验,别人感觉不到你的呼吸,自己数数就会脱离“心住太虚”的状态,真息就会消失。古人的检验方法是,拿一片羽毛放在术者鼻子下面,虽然呼吸极细微缓慢地出入,但羽毛纹丝不动。这一步小成。
这一步大成的时候,差不多每时辰的呼吸只有18次左右,呼吸已经近乎停止。接下来就可以由“真息”进入“胎息”了。这里不再赘述。
只提示一句,真息要息息归根。根在何处?在会阴。但要千万记得:
不要用识神去导引气息,要让元神自然修炼。如果一定要用识神导引,不如去修炼“习闭气而吞之”的胎息法。
歌:先须掌上排九宫,纵横十五在其中。次将八卦论八节,一气统三为正宗。阴阳二遁分顺逆,一气三元人莫测。五日都来换一元,超神接气为准则。
释:
先说显义。古人不画九宫格或者米字格,而是在手掌上掐算。所谓的九宫掌,就是左手食、中、无名指的三个指节作为洛书九宫,即“戴九履一、左三右七、四二为肩、八六为足、五在中央”:
在这个洛书九宫图中,无论纵、横、斜向哪个方向,三个数字相加之和,都是十五。奇门遁甲最早是行兵布阵的方法,排成这样的方阵,强者边上弱,弱者边上强,互相呼应照顾,无论敌人从哪个方向进攻,防御的兵力都是一样的。
先把九宫排到手掌,然后将后天八卦也按照方位对应到九宫当中,即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乾六、兑七、艮八、离九。中五宫无卦。八节指的是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八个节气。九宫八卦和时间对应起来,每个卦管三个节气。如图,八卦每卦的第一个节气就是此句中的八节。
奇门之法,以每个节气分三元定局为正宗。每个节气十五天,分三元,天干以甲己为头,称之“符头”;地支是子午卯酉者(四仲)为上元,地支为寅申巳亥(四孟,也叫四生)为中元,辰戌丑未(四库)为下元。
所谓阴阳二遁分顺逆,指夏至一阴始生起阴遁局,冬至阳气初升起阳遁局。阳遁天干顺行九宫,阴遁则逆行。每个节气统领上中下三元,每元起局数如上图,这不是人心揣测的,这是自然规律。
每一元都有一个符头,统管五日。但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纪年,并不是天干地支排出来的360天,多出五又四分之一天,分配给二十四个节气,所以节气和符头不是对应的。符头在节气之前,叫超神,符头落到节气后面叫接气。符头与节气同时,叫正授。
起局的准则,要让符头符合节气。古人有置闰法(上元符头于节气相差的时间超过九天置闰,二至的前一个节气把三元重复一遍),拆补法(节气一到就用此节气的符头起局,用后面多出来的日子拆补),茅山法(节气开始时刻作为上元起始,按60时辰记元)。置闰法定局较难,古书也不统一,所以现代人多采用拆补法和茅山法。
再讲隐义。古人有个说法叫“绝天地通”,其实上古之时,天地人三才是相通的,那时候的祝由法非常简单,祝官只要祷告“天!下雨吧!”即可完成求雨的过程。颛顼时代开始绝天地通,不要听神话或者史书的编排,绝天地通的本意是说,人心开始和天地断绝了感应相通。也就是说,随着人心的复杂,欲望的增多,从颛顼时代开始,人类不再是时时处于天人合一的状态了。
先须掌上排九宫,这是绝天地通之后,再次修炼天人合一的方法。九宫首先是空间方位,一北九南,三东七西,这是四正方,八四二六是四隅方。拇指轻掐中宫,也就是中指中节,九宫掌上对应的其他指节,和八方之气渐渐感应,即可慢慢恢复天人合一。
之前讲的隐义,说意念和呼吸的掌控,都要做到若有若无,换成老子的话说,就是“致虚极、守静笃”。以盘坐论,调息调心是做到轻柔,调身也包括拇指掐中宫,双手轻置膝上。虚极静笃之时,呼吸似有似无,两个九宫掌和八方之气感应合一,当下即可契入天人合一的状态。
现代人只知纸上画局,却不知古人也有纸笔,为何强调手上起局?没有九宫掌和天地之气的感应,不是处于天人合一的状态,怎么能铁口直断、占测如通神呢?
纵横十五在其中,按照河图的方位,中宫为五、为脾土、为意念;南二为火、为心,东三为木,为肝,木火合为五,即心火合肝木之气,下行;北一为水、为肾,西四为金、为肺,金水合为五,即肾精合肺金之气,上行。三个“五”纵横合为十五,这是小周天。
虚极静笃,呼吸轻似无,阴阳二气会自动周流全身。纵横十五在其中,就是古人说的“火珠奔突自通三关”的小周天功夫。
次将八卦论八节,一气统三为正宗。小周天通了之后,不仅是八方之气可以用九宫掌感应到,时间的变化,节气的变化,都可以在九宫掌的八卦指节上感应到。以一“气”统一天地人三才,这才是奇门遁甲的正宗功夫。
阴阳二遁分顺逆,一气三元人莫测。九宫掌不仅仅是修炼,也是奇门遁甲运使的奥妙。九天干按阴阳遁顺逆的不同排布九宫,甲帅遁于六仪,这只是数理奇门的步骤,以法术奇门论,神秘莫测的“一气化三元”,就是之前说的黄帝、蚩尤,和阵法中的甲帅。
黄帝是中央土,是戊,是意念;蚩尤是金,是庚,是呼吸;六甲值符是木,是生机之气。三者的综合运用,才是操控、排演奇门阵法的奥秘之所在。
五日都来换一元,五日指五行,五行之气要合为一元。前面“纵横十五在其中”说的是人体五行之气合一运转周天,这里指奇门阵法也要将五行合一而运用。
阵法的准则是超神并接气。此歌诀的原作者是宋朝的开国丞相赵普,据他传下的《秘藏通玄变化六阴洞微遁甲真经》中自述,施展奇门遁甲阵法时,六甲天神在他耳边告诉他如何选择吉位,如何运使阵法……此处不做评价,只提示:一定要打好“黄帝战蚩尤”的根基,否则就不是神通,有可能是妖通或鬼通……术者自己的“心神接通天地之气”,才是准则。
歌:认取九宫为九星,八门又逐九宫行。九宫逢甲为值符,八门值使自分明。符上之门为值使,十时一易堪凭据。值符常遣加时干,值使逆顺随宫去。
释:
先说显义。认取,按辞典,是记住、记得(取为助词)之意。要记住九宫分九星,八门又随着九宮运行,即记住奇门遁甲的天地人元盘:
奇门遁甲的体系发展到今天,以“时”局之用为主,时局又分转盘法(转宫法)、飞盘法(飞宫法)两种。转盘法不管阳遁阴遁,均按北斗的转法,顺时针方向转动九宫八门,中五宫天禽星按不同门派,应用时或寄坤二,或寄四维(四隅宫),或阳遁寄坤二、阴遁寄艮八。宫廷派排宫法是转盘法,天禽中五宫寄坤二宫,但是神盘八神一个时辰走一宫,即所谓“天八神”。江湖上另有一种转盘法也是中五寄坤二,但八神一旬(十个时辰)走一宫,即所谓“地八神”。
飞盘法,在古籍上有四种常见的,“阳顺阴逆飞宫法”(按照九宫八卦的顺序,分阴阳顺逆来飞布的)有两种,一种无中门,江湖上用的最多,另一种有中门,即值使为九门。
还有两种,一是明代的陶真人飞宫法,有中门,九星九门不分阴阳遁,均顺飞九宫,九神则阳遁顺飞、阴遁逆飞。还有一种是甘氏《奇门一得》飞宫法,无中门,八神飞,使用另一种阴阳遁(凡遇蓬任冲辅禽为直符,奇仪九星顺飞九宫,遇英芮柱心为直符,奇仪九星逆飞九宫),阳时八门顺飞,阴时逆飞。
另有一些坊间流传的“飞转结合法”,星门神或飞或转,组合排列,有至少五种,此处不再介绍。吾派使用宫廷派转宫法,最是便宜排布奇门阵法,看完这一段的隐义就明白了。
九宫逢甲为值符,八门值使自分明。值符是指六甲值符,不是神盘八神中的值符(天乙贵人)。即预测时辰的六甲旬首(甲子戊、甲戌己、甲申庚、甲午辛、甲辰壬、甲寅癸),所落之宫的元盘九星为天盘大值符,旬首落宫的八门,为值使门。
符上之门为值使,十时一易堪凭据。上一句也说了,大值符落宫上的元盘之门,即为值使。值符和值使十个时辰一变,这是有所凭据的:一旬十个时辰,十个时辰之后旬首变了。
值符常遣加时干,值使逆顺随宫去。九星大值符运转的规律是随时辰的天干(直接看时辰的天干,或从旬首所在的宫位和天干开始数,时辰的天干在哪一宫,值符的星君就在哪一宫)顺时针排列;而值使随时宫,随时辰的地支和九宫数字运转,从旬首所在的宫位和地支开始数,阳遁顺行/阴遁逆行,一个时辰换一宫。
再说隐义。认取九宫为九星,八门又逐九宫行。这是步罡踏斗的步法。
六甲值符本为北斗星斗柄的天罡之气所化,奇门遁甲的符都是以北斗九星为原形增补绘制出来的,施展九宫法阵所踏的步法,本质上就是踩着北斗九星。
而在奇门体系中,北斗九星在九宫格里旋转,所以步罡踏斗的步法,简称罡步,也在九宫格里作文章。
罡步最早叫禹步,即大禹治水时施展法术采用的步法。葛洪仙师的《抱朴子》中记有两种禹步,一在《仙药》一文中:先出左脚,再出右脚迈在左脚前方,然后出左脚和右脚并拢,此为第一步;继出右脚,再出左脚迈过右脚,再将右脚并于左脚,此为第二步;第三步与第一步相同。这叫“三步九迹”,走满二丈一尺的距离(晋代的两丈一尺约为现在的五米左右)后,地上有九个脚印。
另一种在《登涉》一文中:“正立,右足在前,左足在后。次复前右足,以左足从右足并,是一步也;次复前右足,次前左足,以右足从左足并,是二步也;次前右足,以左足从右足并,是三步也。”这叫“三步七迹”,走完三步之后是七个脚印。
吾派的奇门罡步,从禹步继承而来,走“三元九星”的太阳大数。
一共有两种,修炼时选先天罡步,即以先天八卦为步法出入的八门,将北斗九星排于九宫,以八门出入九宫。说白了,就是按先天八卦顺序走步,三元就是三极,乾南、中土、坤北,为三极,从乾一始,迈左脚,踩兑二、离三、震四,回中土,再迈右脚,踩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以八卦加中土为九星。如下图。
另一种是施法时使用的后天罡步,即将后天八卦排于九宫,按九宫格的顺序走,以坎一、离九、中五为三元。
迈步的具体技巧是:先迈左脚,一前一后,一阴一阳,始与终同步,“置脚横直如阴阳之会”,也就是左右脚迈步方向是丁字形,方向是垂直的。接下来的几句,主要是显义,确定天盘大值符和人盘值使门的方法。无论是哪一种罡步,起始都是在从大值符九星所在的当下宫位。
采用先天罡步修炼时,要观想北极星的星光透过中脉(百会到会阴),照亮脚下的北斗星,感应天罡之气,这是奇门遁甲中陆地飞行术的基础功夫;采用后天罡步施法时,要踩着大值符的九星宫位,运使天罡之气,作用于值使门内的人或事。
另:《烟波钓叟歌》作为奇门遁甲的纲领性著作,其作者是北宋开国功臣赵普,后来被明朝的罗通增删修改过。以往《烟》文的注释解读,都没有强调罗通的本事,让人似乎有些看轻此歌诀。这里赘述几句。
罗通做官一生,经历了六朝皇帝,在很多省份当过官,经历了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同时代的名士于谦都被皇帝处死了,可罗通安然无恙,被历史学者评价为“工于谋国、善于谋身”。他究竟是否精通奇门遁甲,看看他主要的事迹就知道了。
罗通22岁中进士,因为国内太平,所以他也逍遥自在。直到他36岁那年,交趾郡(今天的越南)造反,先打败了明将王通,然后围攻罗通任知州的清化州。这次碰上了硬钉子。罗通率众偷袭的时间,恰好是敌人守备松弛的时候,先杀了很多人,然后死守清化,直到敌人担心明朝大军来援而退走。
此战让罗通晋升为兵部郎中,又随尚书王骧去甘肃,打了一个胜仗。但不知道罗通到底察觉了什么天机,居然主动贪污淫乱,被王骧参了一本,先入监后被贬到两广地区,离开了京都的是非圈子。
“土木堡之变”(明朝20万大军被蒙古打败,明英宗被俘)之后,因为于谦等人的推荐,罗通再次被启用,很快晋升为郎中,奉命守居庸关。瓦剌部来犯,罗通依据天气之变,用水浇灌城墙结为坚冰,敌人围攻七天之后,发现无法破城,只得退走。被罗通乘胜追击,瓦剌部大败而归。
瓦剌部彻底败走之后,罗通回京参赞军务兼理都察院事务,日子潇洒自在,就是有事没事儿会拿不起眼的小事情参于谦一本,让别人普遍认为罗通和于谦不是一路人,而且罗通再次启用是于谦极力举荐的,大家甚至认为罗通恩将仇报,不够正直。
罗通真正的智慧和本领就在这里:在之后的“夺门之变”(石亨等人撞开南宫大门,将被幽禁七年的明英宗接出来复位)之后,兵部尚书于谦等大臣被抓起来处死,但是罗通因为和于谦素有不合幸免于难。不仅如此,明英宗复位6天之后,罗通写信给皇帝,说自己参与策划了复位一事。明英宗经过调查,发现确有其事,便授予罗通两个儿子为镇抚。两年之后,罗通告老还乡,在家中安度晚年。
罗通为什么不直接加入复位之事呢?夺门之变的主谋是石亨,此人在几年后涉嫌谋反,也被明英宗处死了。但是罗通的表现,至始至终都不是石亨的亲近之人。
罗通退休之后第11年,安详而逝,享年80岁。皇帝赐命依礼祭葬。又过了18年,耆老潘昭明奏请皇帝批准,在居庸关为罗通建了一座表忠祠。
这样一个被史学家赞叹为“有大智慧”的人,以他的种种表现,若说他不是精通奇门遁甲,不能洞察天机而避凶履吉,这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人信服的。